1.市场表现
沪镍本周完成二次回踩后再攻上月高点。笔者虽维持中长线看涨的观点,但认为此处或有整理。
今日,沪镍主力 2103 合约收于 132490 元/吨,周涨幅 8910 元/吨。
2.影响因素及分析
央行发声,要把握好宏观政策时度效,保持政策的稳定性,避免急转弯。这支撑我们的长期观点,潮水不会一日退掉,2021 年国内货币政策逐步回归正常化或需较长时间,不会急于转向。2020 年 12月,财新中国制造业 PMI 53.0,比上月降低 1.9 个百分点,但仍显著高于荣枯线,显示疫情后经济恢复仍在持续。
国际方面,美联储周三公布了上次货币政策会议的纪要。纪要显示,美联储继续维持购债计划的决定得到了广泛的支持。或预示着全球流动性继续宽裕。
据 SMM,今日,金川镍报价 136000-137000 元/吨,升水 4250 元/吨;进口镍 133100-133700 元/吨,升水 700 元/吨。菲律宾红土镍矿价格持稳,报 65.5 美元/湿吨(1.5CIF)。硫酸镍价格延续涨势,均价 32250 元/吨。山东、江苏地区高镍铁出厂价报 1085-1090 元/镍。低镍铁 3350 元/吨。
印尼能矿部发布 1 月镍矿内贸基准价格(MC 30%),其中 NI1.7% FOB35.43 美元/湿吨,较 12 月基价上涨 1.92 美元/湿吨;NI1.8% FOB39.60 美元/湿吨,较 12 月基价上调 2.14 美元/湿吨;NI1.9%FOB44.00 美元/湿吨,较 2020 年 12 月基价上调 2.38 美元/湿吨。
产业链上,总体仍然是不锈钢和新能源汽车双线提振。不锈钢本周暴涨,行业热情高涨。另外不锈钢产量总的来看,仍未出现明显下降。也就是说对镍端需求并未减少,甚至较往年仍有增加。而新能源汽车方面,景气度提升或是个长期事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提出:
力争经过十五年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预计到 2035 年,我国纯电动汽车将成为主流,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趋于普及。
3.结论及策略
产业链并未出现明显的变化,前期供需逻辑仍适用。我们认为,有色及大宗的回调给后期上涨带来较好的基础。沪镍本周完成二次回踩后再攻上月高点,但此处或有整理,然后再上行。(李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