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云汇 镍业资讯 正文
广告

车载动力电池高镍减钴成趋势

2018年08月28日 09:51:00 网易汽车

当前动力电池产业格局正在上演中日韩间的“三国杀”,早期受政策红利和补贴优势,中国电池产业已取得长足的进步,我国成为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最大的国家。宁德时代、比亚迪等迅速崛起,并在技术方面已经与外资企业相差不大,但客观的说我国电池整体产业仍不具备全面抗衡日韩的能力。

近日一则消息引起了电池产业新的话题点,消息称宁德时代预计明年推出采用NCM811(镍钴锰三元锂)技术的新型电池。如果这一计划顺利落地,对于中国甚至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格局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NCM811电池是指三元锂电池中正极材料的镍钴锰比例为8:1:1,也是我们常说的高镍电池。高镍意味着更高的能量密度以及更低的钴含量,由于钴价昂贵且不稳定,因此高镍811电池既能增加续航又能大幅度降低成本。而当前国内普遍使用的三元锂电池型号为523,少数企业可以生产622型号电池。

根据工信部《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到2020年新能源汽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达到300Wh/kg以上,力争实现350Wh/kg,系统比能量力争达到260Wh/kg,成本降至1元/Wh以下。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汽车产销20%以上,动力电池系统比能量达到350Wh/kg。

当前主流的NCM523电池可以达到160-200Wh/kg,而NCM622和NCM811分别可以达到230Wh/kg和280Wh/kg。因此要实现规划中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的要求,大力发展NCM811电池成为必然的趋势。

钴价格上涨导致的成本压力是“催化剂”

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让电池生产商压力山大,而正极原材料钴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最大。为了缓解成本压力,国内主流电池企业基本都选择通过三元正极材料创新来降低钴的使用比例。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杉杉能源等均在高镍811电池领域展开了布局。通过提升镍的比重,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同时降低钴的使用,在成本方面抵御了三元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

比亚迪此前曾表示,预计2019年下半年开始应用三元高镍811电池。今年年初,国轩高科表示已经开发出三元811材料软包电芯,能量密度能够达到302wh/kg,并预计在2019年小批量生产供应。

高镍电池中国企业话语权不高 商业化普及尚需时日

尽管811三元体系材料受到业界追捧,但其技术短板导致的商业化之路也是现实问题。

技术层面镍元素具备不稳定特性,高镍电池生产制造过程当中容易出现循环性能减弱、安全性能下降、充电效率降低等不良反应。而在存储和生产工艺层面难度更大,高镍三元材料在存储使用过程中容易吸潮成果冻状,不易调浆和极片涂布,对生产设备的各项性能要求非常高。

另外高镍材料必须在纯氧环境中,且必须用氢氧化锂做锂源进行高温合成,所以正极材料企业采用的窑炉材质必须耐氧气腐蚀,耐碱腐蚀,但国内的制备技术鲜有能够达到标准的。即便设备达标,高镍811动力电池还有包括热管理系统、供应体系重塑等问题需要解决。

高镍三元动力电池领域中国企业话语权确实不高,目前这一领域商业化做的最好的是松下,其应用在特斯拉Model 3上的21700圆柱型电池,通过改良高镍正极材料和硅碳负极材料的应用,电池能量密度达到20%的提升。

除松下外,韩国锂电巨头LG化学、SKI、三星SDI也都在积极备战高镍811电池,此前现代发布的 Kona EV 纯电动SUV,其电池由LG化学提供采用NCM811电芯。

另一家韩国电池企业SKI也在去年宣布,开始量产NCM811电池,用于能量储存系统的电池,并在2018年第三季度提供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

而三星SDI主要的战略合作是宝马,根据宝马的规划,i3要在2018年才会使用NCM622,2012年才会用上NCM811的产品,相对比较保守。

最新消息, LG化学和SKI NCM811电池计划有所推迟,虽然在批量商业化层面无法大批量供给车企使用,但两家企业的技术储备仍不容轻视。回到国内企业,当前宁德时代旗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主要是NCM523电池,从NCM523直接跨越至NCM811,宁德时代还需攻克不少难题。

长远的看,想要达到2020年及以后的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发展要求,现有的液体电解质电池体系恐怕无能为力。固态锂电池则有望成为下一代车用动力电池主导技术路线。

由于不需要电解液和隔膜,而是由固态电解质取代,相同能量密度下,固态电池的厚度会更小。重量方面,在使用固态电解质后,石墨负极可用金属锂替代,以减轻负极材料的用量,使整个电池重量明显减轻。同时,更高的安全性,更好的快速充电能力也是其较目前锂离子电池的优势。在集成进电动汽车时,固态电池还具有结构紧凑、规模可调、设计弹性大等利于整车集成的特点。

综合而言,近年来材料成本的降低、电池性能的提升是NCM811发展的推动力,但受技术挑战压力NCM811真正实现商业化运用还需时日,现阶段中国电池企业仍需要踏踏实实一步步的跨过技术门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的原创内容。来源未注明或非镍云汇的文章,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所有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决策建议。
动力电池 相关的信息

华友钴业首个海外三元前驱体项目主体竣工并成功投料

当地时间10月18日,华友钴业华能新材料(印尼)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高镍动力电池三元前驱体材料项目”一期主体竣工暨投料仪式,在印度尼西亚纬达贝工业园成功举行。至此,印尼首个华友投资的新能源锂电池三元材料项目工厂主体建成并投产,标志着华友产品国际制造正式开启!项目占地面积约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自4月21日项目场平开工、5月4日土建开工以来,面对工期紧、任务重、难度大等问题,项目团队
2024-10-28 13:55:08 镍 三元前驱体 动力电池

金川集团年产28万吨动力电池用硫酸镍产品提升项目一期工程进入冲刺阶段

近日,金川集团年产28万吨动力电池用硫酸镍产品提升项目一期工程开始单体试车及试水,进入冲刺阶段。金川集团年产28万吨动力电池用硫酸镍产品提升项目引进全球先进的VSF垂直稳流萃取技术和行业领先的加压氧浸全浸技术,采用镍原料“短流程、低成本、高收益”的全湿法处理工艺,在工艺技术、装备水平以及产品运行成本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项目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提升金川产品竞争力,有力推进金川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为金川
2024-10-28 13:55:02 镍 硫酸镍 动力电池

华友钴业: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持续关注固态电池相关技术进展,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已百吨级批量用于eVTOL低空飞行器和半固态汽车动力电池

有投资者向华友钴业(603799)提问, ,公司控股子公司巴莫科技与多家下游客户正在合作开发固态与半固体电池正极材料,现已能达多少产量?产生多少利润?公司回答表示,您好,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持续关注固态电池相关技术进展,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已百吨级批量用于eVTOL低空飞行器和半固态汽车动力电池;超高镍三元、富锂锰基双路径固态电池材料齐头并进,抢占客户前沿开发通道。具体业务情况请参考公司
2024-09-18 17:27:45 华友钴业

华友钴业: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已百吨级批量用于eVTOL低空飞行器和半固态汽车动力电池

有投资者向华友钴业(603799)提问, 请问公司在固态电池方面的布局如何? 1:巴莫生产的固态电池用正极目前有哪些合作伙伴?进展如何? 2:容百、当升等生产的固态电池用三元高镍正极,用到公司提供的前驱体了吗? 3:公司与海外厂商有无在固态电池方面的合作研发?公司回答表示,您好,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持续关注固态电池相关技术进展,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已百吨级批量用于eVTOL低空飞行器和半
2024-09-18 16:27:00 华友钴业

东方电热:根据目前的工艺水平,每1GW的大圆柱动力电池大约需要1000吨的预镀镍材料

有投资者向东方电热(300217)提问, 尊敬的公司领导:根据目前的工艺水平,每1GW的大圆柱动力电池需要多少吨的预镀镍材料,谢谢!公司回答表示,您好,谢谢您对公司的关注!根据目前的工艺水平,每1GW的大圆柱动力电池大约需要1000吨的预镀镍材料,谢谢!点击进入互动平台 查看更多回复信息
2024-07-17 16:29:23 东方电热

旺能环境:立鑫新材料一期动力电池提钴镍锂项目(镍钴提纯量3,000金吨/年,碳酸锂提纯量1,000吨/年)于2022年4月开始生产

有投资者向旺能环境(002034)提问, 请问贵公司电池回收目前产能和在建产能 ,还有未来规划产能如何,另外目前订单是否饱和,是否向汽车大厂供货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 立鑫新材料一期动力电池提钴镍锂项目(镍钴提纯量3,000金吨/年,碳酸锂提纯量1,000吨/年)于2022年4月开始生产。 三元电池回收二期项目及磷酸铁锂回收项目将会在2023年启动。 我们的产品是硫酸钴、硫酸镍、碳酸锂
2023-04-22 14:27:48 旺能环境

格林美:公司将于 2023-2026 年向 ECOPRO BM 供应动力电池用高镍前驱体材料(NCA&NCM)70 万吨

有投资者向格林美(002340)提问, 请问目前贵公司在手订单有多少?公司回答表示,感谢您的关注!公司作为全球动力电池用三元前驱体制造的龙头企业,已全面导入全球知名电池厂家的供应链,与Ecopro、宁德时代(300750)、三星SDI、夏钨、容百、LGC等战略客户均保持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在出口订单方面,公司去年3月与韩国 ECOPRO BM 公司签署动力电池用高镍前驱体中长期供应协议备忘录,公司将
2023-03-02 10:38:26 格林美

格林美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10.06亿同比增长40% 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快速增长

10月21日,格林美(002340)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快报,公告显示,2022年1-9月营业总收入为21,374,486,225.7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5,852,438.9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39%。公告显示,格林美总资产为43,903,841,284.15元,比本报告期初增长27.69%;基本每股收益为0.21元,上年同期为0.1
2022-10-21 20:37:15 格林美 净利润
更多与 动力电池 相关的信息
微信免费镍价推送
关注九商云汇回复镍价格
微信扫码